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2018年春季学期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要点

 2018年春季学期,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继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知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教育内容,遵循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方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原则,通过加强班级班主任管理和学生社团组织的服务、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开展心理辅导或援助、密切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等途径,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要利用升国旗、主题班会等活动机会,继续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校园网站、宣传栏、橱窗、教室学习园地等舆论阵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营造具有主流意识、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氛围。要让每个学生熟练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让其入脑、入心并落实在行动上。

2、加强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传承中优秀文化的载体作用,继续开展好早读时间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实施“弯腰行动”,通过严格的督查和严厉的惩处措施,向校园乱扔垃圾、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宣战。联合语文课程组举办好2018戊戌年端午·中华诗词诵读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3、开展勤劳节俭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要利用3·12植树节、3·22世界水日、3·23世界气象日、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参加义务植树劳动,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以创建“绿色校园”为引导,继续深入开展节水、节电、节粮等“三节”教育活动,从珍惜一粒粮、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支笔、一分钱等衣食住行的小事入手,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坚决制止长流水、杜绝长明灯,持续开展文明餐桌等主题实践活动,倡导“光盘行动”。

4、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每人写一篇以“感恩”为主题的文章、每人给家长写一封信、各班组织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营造浓厚的行孝道、承美德的教育氛围,使全体师生知恩、感恩、践行孝道,内化为信念,外付诸行动。做好2018届毕业生的文明离校教育和毕业典礼,增强毕业生对母校、老师的感恩之情。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利用5·25心理健康教育日契机,开展一次以“崇德向善”、“爱心奉献”等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关爱问题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加强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加强和改进实践育人。要广泛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群体的具体要求,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组织学生轮流参加校园值周和卫生清洁、春季义务植树劳动等活动。

7、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树立网络风险和责任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防止网络沉迷或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鼓励开展积极向上的系、班级网络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手机及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推进德育工作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及时上传报送有关德育工作信息。

    二、以活动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8、切实抓好班级教室文化建设。按照《关于进行教室文化布置评比工作的通知》精神,学生处、团委每月发布一个文化建设主题,坚持有安排、有检查、有通报,持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室学习氛围。

9、不断深化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多方面素质的重要阵地。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意识,引导学生文明修身健康成才。要认真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继续坚持每日通报宿舍内务卫生检查结果、每月开展一次班级文明宿舍的推荐评比、每学期各系表彰文明宿舍、每学年学校表彰校级文明宿舍的工作制度,引导学生建文明宿舍,做文明学生。

    10、加强网络和宣传阵地建设。办好每月一期的班级学习园地,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宣传橱窗、“春春之声”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添正能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11、广泛推行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做好2018年校园文化体育节各项活动,努力使校园文化和校园体育进一步有机融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着力抓好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12、做好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与团委配合,积极支持现有社团组织开展活动,举办好第四届学生社团文化节暨第二届宿舍文化节,在五四青年节期间对学生社团活动成果进行集中展示交流汇报。

三、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目标,加强学风建设。

    13、积极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各系要根据本系的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学风建设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引导各班级建立良好的班级学风,激励学生开展学习竞赛。

14、认真抓好早晚自习管理。各系、各班级要通过督促检查,认真抓好班级早晚自习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以强化自我管理为重点,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15、加强宿舍管理。加强校园监督岗、公寓楼层监督岗的监督职能,努力抓好学生的自查自纠。各系要督促班主任深入宿舍,晚上查就寝,白天查卫生。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震慑作用,督促宿舍管理员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检查,及时登记各种工作台帐,及时发现查处各种不文明行为。继续实行宿舍管理工作日通报周汇总制,每周通报卫生不合格宿舍、学生违纪情况,公物损坏情况和班主任深入宿舍查卫生、查就寝情况。

    16、认真抓好学生操行考评。按照学生操行考评办法的要求,各系要认真做好学生操行动态考评,坚持每周考评一次,并及时公布,及时通报。通过操行考核,从正面激励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

    17、加强学生自治干部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校学生会、楼管会和系学生分会建设,加强学生自治干部队伍建设,使其真正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作用。

五、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8、加强班主任工作考核。各系要按月对班级和班主任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并及时上报考核结果。引导班主任把考核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行动指南,通过考核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19、积极开展班主任培训。各系要利用班主任例会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培训活动,夯实班主任工作基础。

20、以赛代训,引领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对接国赛竞赛形式,组织开展好第五届班主任专业技能竞赛评比活动,争取名额参加第三届全国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21、加强系主任队伍建设。系主任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一级组织负责人,通过加强学习,进一步明确系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职责,努力形成学校和系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工作运行机制。

22、加强公寓楼管理队伍建设。学生公寓楼管理教师是德育教育和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要通过每两月一至两次的业务学习和工作例会,提高其工作能力,通过日常的监督检查,督促他们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六、加强学生部门自身建设,认真做好学生的教育服务工作。

23、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学生部门继续坚持周例会制度,加强工作人员对国家教育政策、学生教育管理知识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处室、研究型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4、认真做好日常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认真做好学生保险的理赔服务,学生退学、转学、休学、转专业等学籍异动注册,家长接待,学生意见建议的办理答复、后进学生的教育转化、违纪学生的处理等日常教育服务工作。

25、认真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完成2018年春季学期学生免学费、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和资助信息上报工作。

26、完成2018届毕业生毕业证、就业报到证的办理和发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