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

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纲领性作用,以党的建设总揽学校发展全局,推进学校事业新发展新进步。围绕这一思路,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为推动学校整体发展提供了强大政治保障和动力,学校2个支部被省教育厅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办学方向明确,办学形式多样。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确立了面向社会、教书育人、从严治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树立了“一切为学生成人成才和就业着想”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进取”的良好校风。办学形式长短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1万多名,培训各类技术技能人员2万多人次。

三、专业特色鲜明,专业设置合理。建校以来,学校积极贯彻“面向区域经济需求,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专业建设思路。围绕甘肃现代制造、建筑、信息、旅游服务、商贸物流、新能源等热点和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开设了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16个专业,拓宽了专业覆盖面,提高了办学的适应性。坚持走特色、质量、内涵发展道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和毕业生就业安置先进单位。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对学校各重点骨干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内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形成了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内开展了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建立了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增强了学校骨干重点专业的吸引力,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内涵和发展实力。

五、教学模式灵活,课程结构合理。开展课程和教学改革,改革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技能培养,提高了教学质量。各重点专业通过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构建了符合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开发了相关专业的课程标准。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开展面向各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实现了毕业生“双证”、“多证”融通培养教育模式。

六、师资结构合理,教学团队一流。学校实施“名师工程”,大力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和教学能力培训,学科(专业)带头人在行业、区域内具有较高影响力,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教师队伍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学团队中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甘肃省劳动模范1人、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4,全省学生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7人次。

七、管理制度规范,文化氛围浓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实行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编印了学校制度汇编,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制定了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营造了内涵丰富的育人环境。严格规范的养成教育,美丽洁净的校园环境,生动活泼的学生社团和第二课堂,使学校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促进了学校内涵建设和办学质量的提高。近三年,学生在甘肃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竞赛中成绩突出,获一等奖50人次。学校被评为甘肃省德育示范学校。

八、行业特色显明,服务中小企业。学校依托骨干重点专业的优质资源,发挥“甘肃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提高学校服务区域内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的能力,积极承担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能力培训。近三年为社会、中小企业完成建筑、信息、汽修等专业技能人才考证、培训服务6000多人。学校曾被武威市委、市政府评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